制造业到底该如何创新?

   2016年,中国制造业面临进退维谷的局面,有人认为将有95%的制造业熬不过2016年。制造业矛盾凸显,沉迷于低成本陷阱、产能过剩,导致中国制造业大而不强,大而不强的背后是“同质化”。几乎每家企业都能意识到只有创新才能摆脱“同质化”的掣肘,而如何创新却是企业最难解决的问题。
    目前,一些专家认为,创新是当下比较重要的,那么专家也指出创新要做到两点:第一,重新定义;第二,重新构建。
    重新定义
   对当下制造业而言,追求自动化、信息化,向“工业4.0”靠拢是企业最为关心的,这些都牵扯到人与机器的关系。工业革命后,人类把原先需要用手做的工作机械化、自动化,交给机器来做,人只要负责某一个环节,在这个意义上,人成了机器。如今,“工业4.0”时代到来,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都不再能使企业摆脱困境,企业需要创新,而创新就必须重新定义机器与人的关系。邰教授认为,未来,机器与人的关系应该是“机器是人”。“机器是人”,即把人的一切都外在化,包括人的思维、性格。事实上,人的思维、性格被机器替代,这并不是痴人说梦,而是真实的科学。俄罗斯富翁德米特里•伊茨科夫在硅谷集结了一批顶尖科学家,计划通过创造人类的替身和人工大脑来“代替”人类生活。按这一计划,到2045年,人类将不再是人,而是人机合一的复合物。
  根据摩尔定律,当价格不变时,集成电路上可容纳的元器件的数目,约每隔18-24个月便会增加一倍,性能也将提升一倍。也就是芯片的计算能力会在12—18个月增加一倍,这一定律揭示了信息技术进步的速度。我们可能无法想象,今天处处可见的手机的计算能力相当于1969年美国航天局拥有的计算能力的总和。芯片带来的数字化变革将使得硬件价格下降,这也是为什么IBM要把PC业务卖给联想。IBM早已认定,未来电脑只有米粒大小,而且会是免费的。
  重新构建
  相比重新定义,重新构建更具难度,更考验创新者的勇气。以服装制造业的红领集团为例,红领原先有三个工厂。与所有制造业公司一样,红领需要大规模生产,才会有利润。在进行重新构建后,红领把两家工厂关闭了,只留下一家。而这一家致力于个性化、可定制化服务,顾客开始参与到生产过程中,红领做的每一件西装都不再一样。
如果说重新定义是“原子思维”,只需把现实中存在的各个点连接在一起,就可以组成“小人”,那么重新构建就是“量子思维”,它需要把现实中不存在的,未来的东西描绘出来,从而形成“大人”,进而引发“核变”,带动企业步入另外一个全新的轨道。
  对制造业而言,机械化的时代可能已经过去,大家在自动化、信息化的道路上奔跑着,一心向往着“工业4.0”。邰教授告诉大家,在信息化之后还有很多阶段:智能化-数字化-互联工厂-智慧化。因此制造业创新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制造业的未来也很开阔。
  当下,很多人都在谈论制造业寒冬,制造业创新困局,但事实上,转变思维,重新定义,重新构建,制造业创新并不是举步维艰。“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2016-04-20 回复
期待下次合作机会
2017-01-22 09:58:5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