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工业节水行动启动:严控石化化工等高耗水行业新增产能

信部、水利部、科技部、财政部近日联合印发《京津冀工业节水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计划》),明确力争到2022年,京津冀重点高耗水行业(钢铁、石化化工、食品、医药)用水效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新水取用量,不包括企业内部的重复利用水量)下降至10.3立方米以下,规模以上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93%以上,年节水1.9亿立方米。 

    

京津冀水资源长期处于严重超载状态,是中国最缺水的区域之一。据工信部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区域2018年用水总量为250.1亿立方米,其中工业用水占11.1%。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强度已达到106%,远远超过了世界公认的安全警戒线40%。当地表水不足以支撑生产和生活用水,开始大量开采地下水,使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目前京津冀年均超采34.7亿立方米,已形成20多个下降漏斗区,超采的面积达到了5万平方公里。 

    

针对工业用水,京津冀工业用水主要集中于地下水超采区,且未来仍有刚性增长需求。2018年,京津冀工业用水量为27.8亿立方米。京津冀地区工业用水效率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但仍存在不少问题:首先是区域产业结构与水资源承载能力不匹配。京津冀地区高耗水行业占比依然较大。河北省高耗水行业用水量占工业总用水量的70%以上。其次是行业间、企业间用水效率存在较大差距。一些用水量大的行业普及推广了一批节水技术工艺,制修订了一批节水标准,但其他行业起步较晚;另外,重点企业、大型企业普遍重视节水管理,而量大面广的中小企业,节水基础能力较为薄弱。最后,京津冀部分企业仍在大量抽取地下水,不符合国家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要求。 

    

该负责人还表示,随着产业结构持续调整、工业节水技术进一步普及、节水管理手段日益完善,京津冀地区工业节水仍有一定的潜力可挖。经初步测算,通过推广节水技术工艺、打造节水型工业体系,力争到2022年,京津冀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新水取用量,不包括企业内部的重复利用水量)下降至10.3立方米以下,规模以上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93%以上,年节水1.9亿立方米。 

    

《计划》提出,要调整优化高耗水行业结构和布局。按照区域规划,以水定产,继续严格控制京津冀石化化工等高耗水行业新增产能;推动钢铁、石化化工等高耗水行业逐渐向沿海及区域外布局和转移,加大海水利用力度。要促进节水技术推广应用与创新集成。推进工业节水技术攻关,支持京津冀工业节水技术创新项目列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计划》强调,要加强节水技术改造。推进企业实施全方位节水技术改造,建设一批重点水效提升项目,推动京津冀年用水量超过10万立方米的企业自主开展专项节水诊断,实施循环水回用、水梯级利用、废水处理再利用等技术改造。要强化企业用水管理。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进行用水统计监测,2020年实现年用水量1万立方米及以上的工业企业用水计划管理全覆盖。要大力推进非常规水源利用。支持京津冀沿海地区钢铁、石化化工、火电等行业直接利用海水作为循环冷却水,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园区建设屋顶雨水收集设施、地下雨水储存及综合利用设施,鼓励矿山附近的企业利用矿井水。 

    

为落实此次行动,该负责人还表示必须建立完善的保障体系,将重点开展以下工作,各级工业节水管理部门应加大京津冀区域工业节水工作统筹协调力度,充分调动行业、科研院所及企业的积极性,分业指导、分步实施,扎实推动节水标准、技术改造和节水示范等工作开展。此外,还要加大政策支持。充分利用现有资金渠道,支持符合条件的工业节水示范项目,带动节水行动计划的落实。落实好节能节水环保专用设备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以及《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推广应用指导目录》,调动企业节水积极性。鼓励金融机构为企业节水改造提供便捷、优惠的担保、信贷等绿色金融服务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