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新材料“十四五”方向明确

    “十四五”期间,化工新材料发展速度将明显加快,成为引领产业发展的“明星”,产业发展方向应瞄准提升已有产品质量水平、加快空白产品产业化进程、突破上游关键原料供应瓶颈、延伸发展下游高端制品及加强推广应用。这是10月15~17日在山东淄博召开的2019(第八届)中国化工产学研高峰论坛上与会代表达成的共识。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党委副书记兼副秘书长赵志平表示,化工产业产能大规模扩张的时代已经结束,未来五年在做强传统化工的同时,大力发展化工新材料是产业发力的重点。化工新材料产业发展离不开市场的引领作用,新能源汽车、生物、高端装备、新能源、环保节能、轨道交通等产业的发展迫切需要品种众多的功能性化工新材料支撑。目前国产高性能树脂、高性能合成橡胶、高性能纤维、功能性膜材料以及电子化学品等新材料远远无法满足市场需求,供应短缺,整体保证能力不足,国内产值只有4000亿元,而市场需求是1万亿元,6000亿元的产品仍需要进口。

    “市场缺口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和市场潜力。预计2025年前,我国化工新材料、高端专用化学品的年均增长率在8%左右,而大多数通用化工产品的消费量年均增速只有4%左右。‘十四五’期间,化工新材料产业发展方向应瞄准提升已有产品质量水平、加快空白产品产业化进程、突破上游关键原料供应瓶颈、延伸发展下游高端制品及应用推广等方向发力。”赵志平强调。       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大连理工大学教授彭孝军等来自科研领域一线的专家学者介绍了精细化工、新材料、环保节能等领域的科研成果与产业化技术,并发布了2019十大绿色化工技术。山东理工大学新型聚氨酯材料研究院院长毕玉遂教授团队发明的“新型无氯氟聚氨酯化学发泡剂创制”技术,以及浙江工业大学校长李小年教授团队发明的“取代芳胺系列产品绿色催化合成技术”、华东理工机械与动力学院副院长杨强教授团队的“硫酸废液过程减排技术”等上榜。

 

来源:中国化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