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10-27 | 来源: | 浏览次数:1052 |
我想问一个有关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问题,想请问两位部长,随着第四批中央环保督察组进驻完毕,两年多的时间中央环保督察组完成了31个省区市的全覆盖,问责了上万人。
我想问一下两位部长如何评价这场大督察的效果?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也看到了某种担心,有人说会不会督察组一走污染就重新回来了,继续“涛声依旧”,或者很多企业存在着“你来我停、你走我继续生产”的问题,怎么避免这种问题的发生?在督察的机制上怎么形成一个长期、有效的震慑?未来会有什么样的具体部署?谢谢。
李干杰:
我来回答一下您的问题。中央环保督察是十八大以后,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倡导推动的生态文明体制机制的一项重大改革举措。
这个督察是2015年底从河北开始试点,到十九大之前已经实现了31个省区市的全覆盖,历时两年的中央环保督察应该说效果是非常好的,得到了各个方面的一致认可和肯定。
有人总结了一下,用了四句话,中央环保督察是达到了这么一个境界和效果,叫百姓点赞、中央肯定、地方支持、解决问题。我个人以为,这个评价还是恰如其分的。成效毫无疑问是非常显著的,具体可以说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大幅提升了各方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动绿色发展的意识。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总结,十八大以来,全党全国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显著增强,忽视生态环境保护的状况明显改变。我觉得中央环保督察在这其中起到了比较大的推动作用。
二是切实解决了一大批群众身边的突出环境问题。我们在四批中央环保督察过程中,一共受理了群众的举报13.5万件,其中有一部分是重复的,经过合并以后,我们向地方交办了10.4万件,到目前为止10.2万件已经得到办结,其中我们梳理了一下,大概有8万件涉及到垃圾、油烟、恶臭、噪声、散乱污企业污染,以及黑臭水体问题,得到了比较好的解决,也因此督察行动确确实实得到了广大老百姓的真心欢迎和拥护。
三是中央环保督察促进了地方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很多地方把中央环保督察当成推动绿色发展、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很好契机和动力,借此机会加强企业的污染防治,内化环境成本,让守法企业有一个更加公平的竞争环境,尤其是整治那些散、乱、污企业,比较好地解决了一些地方突出存在的“劣币驱逐良币”的问题,大大提升了这些行业产业发展的规模和效益。
四是有效促进了地方环境保护、生态文明机制的健全和完善。很多地方把中央环保督察当成很好的机会,认真地梳理分析问题,加快建立健全相关法规制度,我们粗粗统计了一下大概有三四百项。这些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为各地进一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发展发挥了很好的作用。从成效上来讲,我觉得确实这四个方面是非常突出的。
我们也总结了一下中央环保督察之所以有这么好的成效,主要有六个特点:一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老百姓的事当事,放在心上、抓在手上;二是牢固树立“四个意识”,旗帜鲜明讲政治;三是紧盯党委政府,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四是坚持问题导向,奔着问题去;五是充分的信息公开,有效发挥社会监督的作用,基本上我们收到的问题、收到的举报,有一件算一件都向社会公布;六是严肃严厉的追责问责。
这六个特点是非常明确的,也是中央环保督察的成功经验。这六个特点、六条成功经验完全符合我们国家的国情,完全符合体制的特点,也完全符合事物发展的本身规律。也正因为如此,我们在后续的中央环保督察过程中,一定会进一步把它坚持下去,不仅仅是在中央环保督察中坚持,还会把它反馈借鉴到其他环境保护工作当中去。
中央环保督察取得的成效、积累的经验也从一个侧面充分反映、印证了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和国家事业确实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就,发生了深刻的、历史性的变革。
您刚才提到担心中央环保督察这一轮挺好,后续会不会继续搞下去,有些企业污染环境的问题会不会死灰复燃,我想因为前期我们历时两年的成效这么好、这么受欢迎,并且中间又创造积累了这么好的做法和经验,不会有任何疑问,后续我们一定会把它坚持下去。实际上,在这一轮结束后,作为牵头这项工作的环境保护部,我们正在抓紧开展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是对首轮前四批进行充分总结。梳理问题、总结经验,进一步完善相关机制和配套措施,为后续开展第二轮做好准备。二是在研究推进有关中央环保督察相关法规的制定工作。也就是把推动这项工作的有效机制让它纳入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让它长期发展下去、坚持下去。
三是针对重点地区、重点行业、重点问题准备组织开展机动式、点穴式专项督察,这个正在谋划当中,可能今年年底、明年年初就会出台相关举措,开展相关的专项行动。
四是积极指导和督促地方建立省级环保督察体系,国家督省、省督市县。国家督省的体制机制已经基本健全,省督市县正在通过省以下环保垂直管理改革这项制度抓紧推进,我们现在正在抓紧指导督促地方把这个体系建立起来,将来国家和省两级联动,一定会使得这个机制发挥更大更好的作用。也欢迎媒体监督。我就回答这些,谢谢。
想请问两位部长,关于改善生态环境目标和要保持经济稳中增长这个目标,这两个目标之间会不会有一些矛盾?政府是怎样考虑处理这两个目标之间的矛盾?我们注意到因为环保的原因,有一些厂停业,现在停产,我们想请问因为环保的原因关厂停产的会不会造成失业率的提高?谢谢。
我先回答一下这个问题。前天在新闻发布会上,我注意到有位媒体的记者给发改委的张勇主任提了一个类似的问题,加强环境保护是不是会影响GDP,影响发展?
我看张勇主任回答得非常好。你要说对企业局部的、微观的影响一点都没有,那是不可能的。但是从长远看、从宏观上看、从大局上看,是没有影响的。加强环境保护、推动绿色发展,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与发展经济是正相关的。
习近平总书记讲,包括在这次十九大报告里再次重申、再次强调,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总书记还讲,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我想这是建立在深刻的理性分析和充分的、无数的成功实践案例基础上的科学论断,国外很多成功的案例我们国内也有,因为时间有限,我在这里就不枚举,就不展开了。
十八大以来,尤其是近两年以来,我们开展的中央环保督察也好,还是目前正在一些重点地区开展的环境执法专项行动也好,环境保护并没有影响经济发展。大家可以看到,这两年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势头是非常好的,各项指标,包括GDP也好、财政也好、外贸也好都非常喜人。
我们在中央环保督察的过程中,实际上也紧密跟踪了这些地区的经济数据,我们发现开展中央环保督察的这些省份,它的经济各项指标没有受到任何影响,某种意义上来讲比过去还要好。
也包括您提到的一些就业问题,可能您也知道,我们国家主要城市的调查失业率已经降到了近些年最低的水平,如果说这些年我们加强环境保护影响了就业,我想不会有这么一个数字。
并且这里还要向大家报告,我们在推动环境保护,加强环境保护过程中,实际上强调既要打攻坚战,又要打持久战,问题的积累不是一天两天,要把它解决也绝非一夜之间。因此,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我们还是非常讲究策略和方法。一方面,对一些违法违规、污染环境的企业零容忍,依法依规严肃处理;但另一方面,也要按照分类指导的原则,一厂一策,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前一段时间有些媒体报道说我们搞“一刀切”,我想说明的是,所谓不分青红皂白、不分好坏的“一刀切”是我们坚决反对的,总体上也是不存在的,即使个别地方发生过,我们都第一时间进行了纠正。即使对于那些违法违规的企业,也是根据情况,能够整改的给予时间进行整改,并非一棍子打死。只有那些确确实实没有生存价值,又严重污染环境,整治又没有任何希望的,才最后关停关闭。
也正是因为这么一个策略和方法,我觉得我们整个的工作得到了各个方面的支持,包括企业的支持,也包括地方的支持。也正是因为如此,环境保护与经济增长在过去这段时间,我以为是相得益彰的,确确实实环境保护在加强、环境质量在改善,同时,我们的经济发展没有受到影响。我就先回答这些,谢谢。
环保部门对一刀切说“不”
2017年8月20日下午,海口市召开了市环保督察协调联络组第十二次工作会议暨群众举报件分析督办会,会议对群众举报件办理工作进行了详细研究和部署,并强调要坚决克服环保问题整改“一刀切”现象。
会议表示:在问题整改过程中,方式方法决不能粗放粗暴,一关了之、一封了之,决不能图简单、图省事,而给全市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的正常生产生活带来消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