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11-08 | 来源:是董小姐呀 | 浏览次数:1242 |
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聚焦我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条件下,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是我党在历史交汇点上的伟大宣示,充分反映了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新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新期待。
我国石油和化工行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行业。新中国成立70年来行业发展的辉煌历程,充分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新中国刚刚成立时,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底子薄、基础差、产品少,炼化能力只有16万吨/年。不仅如此,我国还在不少领域存在空白,完全不能满足新中国发展的需要。为了把石油和化学工业搞上去,我国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举全国之力,集中力量办大事。早在“一五”期间,国内就建起了“三大化”;不久,又在全国建设了一批小氮肥企业;四川发现天然气后,我国还全力建起了国内第一个“气头”中型化肥厂。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利用极为宝贵的外汇资源,为化工行业引进了国外先进技术和装备,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的飞速发展。上世纪90年代,行业最早提出“大公司、大集团、大基地”的发展战略,受到党和国家的充分肯定,并在全国工业领域推广。随后,行业内一批大公司、大集团、大基地相继建成,产业集中度大为提升,竞争能力不断增强。随着我国治理能力的提升,石油和化工行业形成了国有企业和民营经济齐头并进、竞相发展的良好局面。在国家对外开放政策的激励下,尤其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我国越来越多的石油和化工企业“走出去”,在国际市场上迅速崛起。如今,我国石油和化工行业综合实力已名列世界前茅,令世人刮目相看。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党充分认识到,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竞争,既是经济的比拼、政治的博弈、军事的较量、人才的争夺,更是制度的竞争。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既是一项长期战略任务,又是一个重大现实课题。
毋庸讳言,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飞速发展,我国在治理能力方面的改革落后于新时代变革的客观需要,落后于市场经济的现实需求。比如,我国一些地方还存在着行政对市场主体过度干预、政府与市场在对资源配置中的作用配位不清、行政管理中存在懒政怠政等现象,都对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制约。
石油和化工行业对治理能力不足带来的制约感同身受,反响强烈,对国家推进治理能力现代化十分期待。近年来,由于治理体制改革滞后于经济发展,行业受到了不小的影响。比如,一些地方存在每出现一起安全环保事故就强行关停一片企业的“一人得病、全家吃药”现象,一些地方在一次次环保风暴中对化工企业开展“一刀切”式整顿,一些地方以淘汰落后产能为由强行关停小企业,一些地方以数量为限取缔化工园区的“削足适履”行为和一些地方在去产能中存在过度行为等,都对石油和化工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巨大困扰,并在一定程度上暴露出我国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方面的不足。
制度,是定国安邦之本。综观我国70年治理的经验和教训,没有好的制度,就不可能有现在的成就;没有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好的成果也有失去的风险。正是由于这些问题的存在,我党审时度势,站在更高的历史方位,充分认识到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紧迫性和必要性。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上指出:“新时代谋划全面深化改革,必须以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主轴,深刻把握我国发展要求和时代潮流,把制度建设和治理能力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这是我党应对风险挑战、赢得主动的有力保证。
石油和化工行业对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确立的这一决定坚决拥护,对我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充满期待。我们完全相信,随着我国治理能力的不断增强,全行业将迎来更加良好的发展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