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智能制造“十三五”规划明确十大任务 | 发展资讯篇
导读】2016年12月7日,全球瞩目的世界智能制造大会高峰论坛在南京拉开帷幕。上午,工信部装备工业司司长李东发布《中国智能制造“十三五”规划》。
 

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司司长李东在会上披露了《规划》的指导思想、主要内容等,提出了推进中国智能制造实施“两步走”战略和重点十大任务。
 
 
一、《规划》提出,2025年前,推进智能制造实施“两步走”战略

第一步,到2020年,智能制造发展基础和支撑能力明显增强,传统制造业重点领域基本实现数字化制造,有条件、有基础的重点产业智能转型取得明显进展。

第二步,到2025年,智能制造支撑体系基本建立,重点产业初步实现智能转型。

 

 
二、《规划》还提出十大重点任务

一是加快智能制造装备发展,攻克关键技术装备,提高质量和可靠性,推进在重点领域的集成应用;

二是加强关键共性技术创新,突破一批关键共性技术,布局和积累一批核心知识产权;

三是建设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开展标准研究与试验验证,加快标准制修订和推广应用;

四是构筑工业互联网基础,研发新型工业网络设备与系统、信息安全软硬件产品,构建试验验证平台,建立健全风险评估、检查和信息共享机制;

五是加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推广力度,开展智能制造新模式试点示范,遴选智能制造标杆企业,不断总结经验和模式,在相关行业移植、推广;

六是推动重点领域智能转型,在《中国制造2025》十大重点领域试点建设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在传统制造业推广应用数字化技术、系统集成技术、智能制造装备;

七是促进中小企业智能化改造,引导中小企业推进自动化改造,建设云制造平台和服务平台;

八是培育智能制造生态体系,加快培育一批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大力发展龙头企业集团,做优做强一批“专精特”配套企业;

九是推进区域智能制造协同发展,推动智能制造装备产业集群建设,加强基于互联网的区域间智能制造资源协同;

十是打造智能制造人才队伍,健全人才培养机制,加强智能制造人才培训,建设智能制造实训基地,构建多层次的人才队伍。

国家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在会上表示,中国制造业日益发展,2015年成为制造业第一大国,但在品牌塑造、创新能力等方面仍与其他先进国家有较大差距,至少大而不强仍是急需破解的瓶颈。目前国内经济下行,投资增速放缓,必须把推进智能制造作为培育制造业的新动力。

 

辛国斌说,目前,离散型、流程型智能工厂、远程运维等五大智能制造新模式,国内已有不少企业在进行这样的转型升级后尝到了智能制造的甜头。山东的红领集团,年利润率从2.8%上升到27%。推进智能制造联盟建设,推进联合创新,南京的中德制造研究院等机构已经成为智能制造的主要培训地。菲尼克斯和同济大学合作的培训研究院,每年在这里接受各类培训的人员超过3000人。

他提议:“面向未来,世界各国制造业仍然具有很强的互补性。中国希望与世界各国在持续深化交流、拓展重点领域、加强标准化、开展试点示范经验交流、加强人才培训交流等方面进一步加强联系,共同促进制造业的发展。

工信部装备司司长李东介绍,《规划》作为指导“十三五”时期全国智能制造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明确了“十三五”期间我国智能制造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和重点任务,对推动我国制造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打造制造业竞争新优势、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多家第三方市场机构报告指出,我国智能制造产业尚处于初级发展期,目前仅16%的企业进入智能制造应用阶段;从智能制造的经济效益来看,52%的企业智能制造收入贡献率低于10%,60%的企业其智能制造利润贡献率低于10%。智能制造水平较低,意味着后续发展潜力的巨大

多数业内人士分析认为,智能制造是制造业发展的趋势,《规划》的出台将对我国智能制造产业起到重大促进作用,还有助于改善产业中各项薄弱环节。随着《规划》一步步落实,智能制造产业将进一步壮大发展。中投顾问发布的《2016-2020年中国智能制造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预测,未来我国智能制造产业年复合增长率约为20%,到2020年产业产值有望超过3万亿元。

 
三、《智能制造发展规划(2016-2020年)》全文





































 
过程设备网整理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